阿萝随之上榻,久违地靠在丈夫怀中后,好奇地询问道:“那你到底觉得谁说得有道理呢?”
“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刘羡抚摸着妻子平滑的背,感慨道:“凡事不能贸然下定论,这就好比人更换衣物,各人自有各人的冷暖,不能概而论之。”
“现在天下的形势晦暗不明,我需要先摸清各方的态度,才能做最终的决策。”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凉州刺史张轨,应该都对司马颙的统治感到不满。但万事无绝对,不满不等同于愿为推翻司马颙出力。他们愿意为反河间王做到何等地步,刘羡不清楚;他们有多少实力,刘羡也不清楚;甚至就连自己在河东有多少实力,他也不清楚;更别说还要考虑到拓跋鲜卑、杨茂搜、李雄等势力的态度了。
因此,哪怕刘羡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也没有表露出来。他打算在见过李矩,对关中情况有了个基本的了解以后,再对众人公布。
次日一早,刘羡等人告别孙熹,踏上了入关的最后一段旅途。
到了这时候,阴雨总算有所停顿了,道路渐渐平坦,沿路的积雪也已消融殆尽。但见天高云淡,山谷中流水潺潺,四周青山环抱,万物复苏,清风中带来各种山花的香味,令人陶醉不已,如荡漾在仙境一般。行至山高处,还能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萧鼓之声,绵延不绝于耳,就好像是上天中的天人在与之低语。
终于,三日之后的一天清晨,他们翻越一道山埂,然后眼前忽然开阔:在一片金黄色喜悦的光芒下,脚下出现了一片清晰可见的绿色原野。原野上阡陌延展,河水如镜,黑色车马印将星罗棋布的村落连接。路上还有人在骑马奔走,田亩中有农人在拔草泼水。恬淡宁和,无争于世,真宛如无量寿经中谈及的极乐净土世界。
在半年的鏖战之中,刘羡已经许久没见过这样亲切的旷野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抵达到了河东盆地,顿时犹如春燕归巢一般快乐。他心想: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从这一刻开始,就是自己主掌自己的命运了。
此时是二月戊申上午,自洛阳出发近一个月之后,刘羡终于走出了王屋山。又走了半个时辰,他们便抵达了离山口最近的闻喜县,准备稍作补给,便继续前往安邑。
而见城外突然出现一堆人马,闻喜令高闵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冯翊的张辅军打过来了,赶紧做闭城固守状。一直等刘羡的使者走到城下传话,他才反应过来,原来来的是新任安乐公。他大喜过望,连忙又重新开城,并对刘羡通报说:
“明公,西军的张辅正调兵围攻安邑,您快想想办法吧!”
“西军已经打进来了?世回呢?”刘羡又一次感到意外,他刚刚看郊野的安宁景象,还以为河东仍然处于和平之中,没想到这里竟也烧起战火了。
“这就说来话长了……”高闵不敢耽搁,一手牵过刘羡的缰绳,便开始向刘羡解释最新的河东情形。
等走到县府的时候,刘羡大概已经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你是说,世回留重兵在郡内防守,自己领九千人马杀到了冯翊。而张辅舍冯翊于不顾,渡河来攻河东,因攻其余诸县不顺,现在正集中兵力攻打安邑?”
“是,安邑城内有三千守军,不算少了。但据说西军的人数极多,我们都不敢出兵。”
听到这里,刘羡神色严肃。安邑县是河东的郡治所在,重要性非同小可,若是落入西军手里,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对诸葛延道:“南乔,你带数十骑,去看看安邑的详情。记得带上我的旗帜,要顺带通知周遭诸坞堡,就说我回来了。”
然后又对其余将士说道:“你们立刻去歇息!要做好准备,可能是三五日之内,我们就要有一场苦战了。”
这么快就与西军作战,实在不是刘羡想见到的。要知道,现在刘羡手下虽有近六千名将士,但多是奔波日久的疲敝之兵,哪怕他们作战的经验再丰富,人也不是铁打的,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恢复实力。可时间不等人,在这种情况下,刘羡只能开始思虑破敌的良策了。
不意到了次日上午,刘羡还在研究地图地形的时候,诸葛延带着莫名其妙的神情回来了,他对刘羡说:“殿下,好像不用打仗了。”
“怎么了?”
“贼军解围撤退了。”
“啊?!”刘羡听了也莫名其妙,他研究了一下张辅的阵势,看对面煞有其事,势在必得的模样,还以为不会善了。结果一仗没打,战事就结束了?这是怎么搞得?
答案很快揭晓,过了半日,西军派来一名使者,说张太守有信件要转交给刘羡。
刘羡取过信件一看,先是忍俊不禁,随后大笑出声。
原来,张辅在得知刘羡抵达河东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思忖之下,还以为李矩出河西是刘羡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引自己进攻河东,后将他聚而歼之。
张辅写这封信,就是为了告诉刘羡,自己已经看穿了刘羡的布置,绝不会中他的埋伏。他还在信中强调说,这次他先行率军撤回,是为了下次两军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地打上一场,看谁的水平更高。
这显然是一场误会。人们说“杯弓蛇影”,张辅想要借张方的威势,诈降河东的士族们,却没想到,最后自己也中了刘羡的“杯弓蛇影”之计。
只是这不是刘羡故意使出来的,而是多年的积威所至。敌人一见到刘羡,就容易联想到失败,再联想到自己为何会失败,然后开始思考自己如何避免这种失败。最后就成了张辅这样,明明握有优势,却又害怕不存在的风险,竟主动退了回去。
真是意外啊!刘羡过去十多年的经历中,遭遇的多半是倒霉的意外,他几乎不会在人生中期盼任何好运,凡事都是按最坏的情况去做准备。不料这一次,上苍的眷顾竟来得如此之快!以致于刘羡从未体验过。或许,这就是多年磨炼自己的好处吧。
“走吧!”刘羡放下信件,转而向将士们传令道:“既然不用打仗了,那我们就到安邑去歇息吧。”
这一行上千里的旅程,便是因这样一个意外而抵达了终点。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