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吏就在牍板背面写上字,示意他说:“请公主做证。”
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周胜之娶绛邑公主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引用公主做证。
大概是有这样的缘故在,这原告谋反的案子就拖延了下来。
后来,周勃通过轵侯薄昭向薄太后进言,周勃把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给了薄昭。轵侯薄昭是薄太后弟、汉文帝舅,官任车骑将军。
也有的说,绛侯周勃离京之前,就将增封受赐的财物都留了下来。一如汉初的功勋大臣。他们大多信奉“黄老之学”,不贪恋王权富贵。
就像是,汉文帝赐给周勃黄金五千斤。周勃离京返回封地绛地的时候,居然都留在了长安。
也就是,传言里绛侯周勃将增封受赐的财物送给了薄昭,或者说,通过薄昭还给了汉宫里管着长安城还有宗亲财物的薄太后。
薄太后因此对绛侯周勃印象甚好。“黄老之学”是古代道家中的一个学派,“黄”指的是黄帝,“老”指的是老子。
因为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基本思想,两人都主张不争、清静、无为等,所以后世把他们两人的学问并称为“黄老之学”。黄帝、伊尹、辛甲、吕尚、鬻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源头。
“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开始兴起,兴盛于汉朝。主流说法都认为“黄老之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
等到周勃案到了紧要关头,薄昭替他向薄太后进言,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
文帝临朝时,薄太后抓起头冠向文帝掷去,说:“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军队,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
汉文帝已经看到绛侯在狱里的供辞,于是向薄太后谢罪说:“狱吏刚才查清楚了,马上放他出狱。”
于是,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
周勃又回到封国绛县。于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去世,谥号为“武侯”。
绛侯周勃逝后,娶了绛邑公主为妻的周勃长子周胜之,承袭其父绛侯的爵位。过了六年,他所娶的绛邑公主与他感情不和,又因他犯了杀人罪,封国被废除。
爵位中断了一年,文帝刘恒才从周勃的儿子里选出贤能的河内郡守周亚夫,封他为条侯,接续绛侯的爵位。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至此,汉朝竟然有了三次“病榻问相”:
时年领军,备受推崇的仍然是,其文治武功,“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于闲暇时也能“风雅颂”地“楚歌楚舞”。
是为“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一开始是吕后于高祖刘邦病榻,刘邦曾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也”,可见刘邦对其的信任。
刘邦去世之后,周勃遂做了惠帝朝的太尉。
高祖刘邦时,国相是萧何。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在萧何病危弥留之际,汉惠帝刘盈亲自前去探望。汉惠帝问萧何:“有谁可以接替萧丞相的位置?”
萧何说:“知臣莫如主。”
汉惠帝于是说:”曹参如何?”
萧何便答曰:“陛下英明,老臣可以放心地去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