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三小说>都市言情>三国志之吞噬天下> 第160章 贾诩来投(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贾诩来投(上) (2 / 2)

“正是在下!”贾诩点头道。

“哦?这么说文和先生是真的有心投靠于我?甚至不惜把曹公内部机密透露与我?”袁尚当真有些意外。

“的确如此,许久之前我便有心想投靠三公子!因此在曹公密谋助黑山贼搅乱并州的计策定下时,我便冒死书信一封告知阁下!”贾诩信誓旦旦的说道。

此言一出袁尚倒是信了几分贾诩,但是总觉得又有哪里不对劲,还一时无法勘破!

袁尚此时才知道原来招降纳叛是如此的困难!

看三国时,读到官渡之战许攸投靠曹操一段时,后世之人皆说是曹孟德多疑,试探了许攸好多次,而且被许攸问到没有退路时才把军机要事告知。总之都是说曹操如何奸诈,如何不坦诚。

可是如今袁尚真的设身处地的面对贾诩的投靠时,却也是疑心重重,难以下决断。首先袁尚知道贾诩的价值,是三国数得着的谋士,然而正是因为知道贾诩高超的计谋,因此更难以相信对方!万一自己被对方骗过,贾诩留在自己身边,一旦出个馊主意或者给曹操通风报信,袁尚乃至整个袁氏集团都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再就是袁尚总感觉如果按照贾诩所说,他的投靠便没有那么可信,他的动机是什么?在曹操手下待的好好的干嘛投靠自己?毕竟这是要冒着杀头风险的事情。单凭自己的名气再怎么可能让贾诩这只老狐狸投靠自己呢?千万别自我感觉良好!

因此袁尚苦笑道:“正因为吾知晓文和先生之睿智,手段之高明,计谋之毒辣,所以眼下很难完全相信先生!先生绝非常人,安知先生不是以身做局,来替曹公谋取冀州之利?”

贾诩听闻袁尚的话知道自己的筹码和道出的事情不足以打动袁尚也不足以消除袁尚的疑心,于是只得再讲一些实情换取信任。

贾诩言道:“蒙三公子器重,一直肯定吾的能力和智谋。那吾也不欺瞒三公子,这次投奔实在是也是无奈之举!三公子自然知晓吾的过往和出身,最早吾曾助纣为虐辅佐过董卓,后又给李傕郭汜等辈出谋划策,致使天下大乱。此乃吾之人生污点。后吾为了谋生谋存,投靠了武艺出众的张绣。并助他屡次阻挡曹操下宛城。并在张绣第一次投降后,谋划胡车儿盗戟,反叛曹公,虽然未成,但杀掉了曹公之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典韦将军也因无大戟而战死。

今番虽然再次随张绣二次投降曹公,但吾心中十分忐忑不安,生怕曹公日后清算,毕竟丧子之痛,折损爱将之恨,难以磨灭。张绣如今和曹公再次接为亲家,他算是有了姻亲关系,有了保障。奈何我贾诩可不是曹公的姻亲,真的怕有朝一日曹公清算!”

袁尚闻言,自然知道贾诩的难处,原史中贾诩在魏国一直极其低调,就是因为这段隐情,所以他直到曹丕称帝后才开始位居高位。

“文和先生所说的的确是情有所源,不过曹公虽然奸诈,但是为人做事格局可是大的很。他可不是普通人,把亲情看得那么重!在他眼中唯成大事,立霸业才是重中之重,其它事情其他人,都可以舍弃或者放弃。因此既然曹公不在意当年先生出计谋害死儿子侄子爱将之事,日后也不会找先生清算的。不然要清算,早就可以把先生处死以泄愤了!”袁尚的意思很明确,单单是这个理由,还无法说动自己相信他是真的投诚。

贾诩闻言后,叹了一口气:“三公子果然精于心计,的确如您所说,曹公待我不薄,并无对我有偏见和疑心,但是贾诩投靠还另有隐情。那便是曹公麾下谋士皆是文韬武略的奇才,贾诩被其他同僚压制,无法展露头角。所以想换个地方一展抱负,也想和曹公麾下的智囊团一较高下!”

“哦?曹公麾下哪位谋士让文和先生无法超越?竟不能施展抱负?”袁尚闻言起了兴趣,而他也知道贾诩之前的多是说辞罢了,这个事情恐怕才是他的心里话。

贾诩叹气的说道:“曹公麾下智谋之士如云,但有两人对曹公影响极大。一个是颍川荀氏的王佐之才荀彧,另一个便是曹公最欣赏的鬼才谋士郭嘉!前者为曹公稳定政局、联合世家贵族,后者则奇计百出,分析局势精辟入里,郭嘉之才确实在我之上。因此曹公面前,吾难有献计献策之能也难有机会展露头角。只怕时日一久,泯然众矣!”

若是换做旁人,只怕贾诩给的这两个理由,一个是之前得罪过曹操,害过曹操;另一个是他的能力和机会被荀彧与郭嘉死死压制,便会相信了贾诩的话。然而袁尚是穿越而来,他明白这些都无法让贾诩叛变曹操的!

因为原史之中,贾诩也面临同样的境地,但他就没有反叛!更没有投靠他人!所以贾诩若以这两条原因并不能说动袁尚,反倒让袁尚更加的怀疑他是来以身作局行诈降计策的!

如果贾诩真的想投靠自己,那一定得有第三条乃至第四条理由,能够说动自己才行,不然的话,恐怕贾诩就得脖子上挨刀子了,或者把他下了大狱也可以。

袁尚则说道:“文和先生,您可是智计无双之人,刚刚说的话可不似您的胸襟。以您的才干虽然初入曹氏一门,暂时并无被特别重用,但是日后有的是机会一展抱负。何况您也不是那种遇到有才华的人便毫无斗志的性情,只怕您会更加的去证明自己才是。所以先生刚刚所说,恕袁尚不能相信。既然先生无法说动在下,那么吾就要委屈先生去大牢中好好待上一段时间了!”

此言一出,门外则有两名亲兵走了进来,气势汹汹,只要袁尚一发话便会擒下贾诩,拖出去押入大牢。

倒不是袁尚不惜贾诩之才华,而是贾诩与赵云不同。赵云即便回到幽州公孙瓒处也不会影响幽州战局,说白了没法造成对袁氏的损失。所以袁尚能够容忍他不接受招募而不杀他。但是贾诩则不同,此人若是诈降不成回到曹操处,必然继续为曹操出主意,甚至委任他给曹仁或者夏侯渊当谋士,这样一来曹操的部分军区就会如虎添翼!贾诩回去的威胁太大了!所以如果他不是真的投靠,就只能关押他或者杀死他了。

贾诩没想到袁尚的防范之心如此之重,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讲实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