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三小说>都市言情>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百度百科> 第136章 沧州攻略(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沧州攻略(上) (2 / 2)

然而为时已晚,这次想逃出包围圈恐怕是九死一生!

此时公孙范大营中已经人心惶惶,冷不丁的围寨,让军心充满恐惧,不过公孙范的军队常年和袁绍战斗,有着血海深仇,抵抗之意志倒不低。

公孙范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现在两条路,要么坚守,要么攻击袁绍包围圈的一点突围。

坚守的话有两个难题,就是求援的消息发不出去,尽管公孙范找出五十名死士出营送信,但就连公孙范自己都觉得希望渺茫。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水源不足,粮草可以维持一月有余,但是大营内只有一处井眼,这点水实在不够三万人喝的。平时大营主要饮水是从后方的河水处用水车运送,但此时袁军围堵,这条运水路线已经切断。如果要突击,只怕袁绍早有重兵把守。

所以坚守来说,大概三日之后士卒饮水匮乏,身体机能下降,袁军再率军攻打,公孙范是难以抵挡的。况且这炎炎夏日,袁绍军队若用火攻,又无水源,这可如何应对?

坚守是守不住的!

因此公孙范没有坚守这个选项了,只能选择突围!

白天突围目标过于明显,因此公孙范下令严防死守营寨,同时等待天黑全军突围。

而此时袁绍的十万大军加上原有的沧州大营的两万多驻军,已经严阵以待,时刻关注公孙范大军的动向,同时在包围圈周围设置超多的陷阱和路障。

数以万计的拒马桩放在包围圈内的各个道路上,这些拒马桩会极大的限制骑兵的速度和行进,而拒马桩后面是刀盾兵和弓弩手混编的队伍,公孙范军队想撤离就得人工把这些拒马桩移动,这个时候刀盾兵和弓弩手前后配合可以极大的杀伤敌人。不仅如此,其实一些主要道路早就连夜开始挖陷阱,无数的陷马坑被挖,公孙范想突围逃窜,如果是骑兵十有八九会被恐怖的路况限制,而步兵想突围自然有数倍的敌人围攻。

而且东西南北都有强悍的武将带领,北方是公孙范逃窜的主要方向,镇守这里的是袁绍第一猛将,颜良。东边是文丑,西边是张合,即便是最不可能的南边也有淳于琼和吕威璜二将。

袁绍居中调度,任何一个方向出现公孙范的突围,对角方向的武将就会在接到通知后攻袭公孙范大营,这样一来,公孙范突围不成返回时连大营都被一锅端了。

其实当昨晚袁绍大军完成了迂回穿插,形成彻底的包围后,公孙范就已经注定失败了。即便是诸葛亮被被这十万大军围剿,也难有回天之策。

倒是像吕布这种超级武力的战将,可能在突围过程中,凭借鬼神一般的武艺从人群中突围,但是恐怕也最多是自己突围。

在原史中,吕布被困白门楼,曹操大军围城,即便骁勇如吕布,也是无法突围的。

而袁绍此时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击杀公孙瓒的有生力量。

战争的直接目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杀人,一种是夺地。

夺地是占领其他势力的土地城池,代表的就是攻城战。

杀人则是直接剪除掉敌对势力的战争能力,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削弱对方实力,消灭对方有生力量。

前者更具有政治意义,夺取主要的城镇意味着更多的是占领。

后者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兵力是短期不可再生资源,失去了就是失去,如果一个诸侯所有的兵力都被消灭了,那城池也是唾手可得。

袁绍对沧州的公孙瓒守军采取的就是杀人的方略,直接把公孙瓒三分之一的兵力消灭掉,相当于直接削减公孙瓒三分之一的力量,后面再攻打蓟城郡,北平郡,涿郡,渔阳郡等地时,公孙瓒势必因为兵力不足而陷入绝对的被动。

袁绍现在要做的就是用这手头的十二万人,三到四天内围歼全部三万敌众!

许攸,辛毗辛评,袁谭都追随袁绍大军,沮授此时已经被在被押解到邺城的路上,颜良还专门用自己的亲兵卫队去押解,并且提醒押解沮授时务必走小路,防止与袁绍大军相遇。一旦相遇,只怕袁谭会拦下囚车,为沮授申辩。到时就不好说了,难免沮授会翻案。所以颜良的亲兵走的是小道和夜路多,成功避开了袁绍渤海郡的大军。

如此一来,许攸便成为袁绍当前的谋主。辛评辛毗和袁谭共同议事。而许攸的韬略智慧自然在这三人之上。他给袁绍制定了详细的对幽州攻略,当然里面的很多内容也是受到袁尚的启发。许攸是死活和袁谭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二人相互看不顺眼。

在原史中,袁谭就对许攸观感不佳,许攸更是从心眼里瞧不起袁谭。他投靠曹操后把袁谭和袁尚的矛盾以及弱点,分析得头头是道。

而袁尚穿越后,许攸和袁尚臭味相投,二人在邺城时便开始了“狼狈为奸”,一同制定了陷害沮授的计划,而袁尚又深知许攸为人贪财,大笔的金银赠与许攸,许攸便死心塌地的辅佐袁尚。

这就是最深层次的君臣关系了,一起害过人,主子愿意花钱,而臣属十分贪钱,有点乾隆和和珅的感觉。

许攸在袁绍身边现在是顶梁柱,大红人,平时私下里也没少说袁尚的才干和孝心。而袁尚很多事情做得也十分到位,出使淮南不忘为父亲母亲家人购买礼物,更是把冒犯父亲的武将的耳朵和一根指头剁了下来。哪个当爹的有这样的儿子不开心不满足?穿越前袁尚的子女上学能在作文里赞美几句父亲,就够父亲们偷偷的落泪了。

许攸也不是徒有其表的口舌之徒,反倒是有韬略和慧眼的人才,他以他独有的小人的视角,很多时候能够分析出独到的见解。比如原史中他查获曹操的书信后,凭借他小人的嗅觉和平时惯用的下三滥的手段,他百分百确认这封曹操书信是真的,而不是曹操的诱兵之计。

许攸的战略的第一部分:是借助袁尚之前制定的“大婚”幌子,偷袭重创公孙瓒,消灭他在南部接壤地区的有生力量。在占领沧州后长驱直入占领渔阳郡,把公孙瓒辖地从中一分两半,西边是北平郡,东边是蓟城郡和涿郡,使之东西割裂,首尾不能相顾,军令政令不能及时沟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