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院内,王凝之正在查看阅卷官呈上来的几份考卷。
第一次举办这种大考,所有人都很谨慎,毕竟经过了糊名和誊抄之后,谁也不知道这挑出来的二十多份答卷是谁的。
好在王凝之将各州郡中正推选的人才和学子们分开考核,不然等结果出来,要是世家的人全被刷了下去,这帮世家出身的阅卷官都没法交代。
王凝之自然知道他们心中的小九九,不紧不慢地一张张翻阅。
初次大考,王凝之打算录取二十人左右,看起来是百里挑一,但因为一半的名额要给到中正官举荐的人才,所以对于普通学子而言,其实是两、三百人中选一个。
王凝之从案上的两叠答卷中各挑出三份,递给一旁的王殊,让他看看。
王殊仔细看完,沉思了片刻,说道:“从答卷来看,州郡推选的人才和书院的学子,在看问题的角度上差异很大。”
王凝之笑着点点头,鼓励他继续说。
王殊又道:“州郡推选之人,多为世家子弟,看问题往往站在比较高的角度,而书院的学子,却没有这个眼界,所以多着眼于身边切实可行的事例。”
王凝之见众人都仔细听着,笑道:“再说详细些。”
“比如流民问题,世家子弟多考虑的是如何从政策上进行约束,如严格的户籍制度,或者是加大对收纳流民的惩罚,”王殊解释道:“但书院的学子则不一样,他们会分析流民是如何产生的,然后通过迁户和分地来解决流民问题。”
王凝之表扬道:“说得不错,那你以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
王殊想了下,答道:“并无高下之分,两者应当并行。”
王凝之考完儿子,便结束了这场阅卷,说道:“两套答卷,各以我挑出的这三份为最佳,位列前三,其他的你们看着排吧。”
众人称是。
王献之问道:“排名之后,是否就将名单顺序张榜公布出去?”
“当然,大家都望穿秋水了,”王凝之笑道:“明日我在宫中设宴,招待这群考中的学子们,你们也一起过来。”
众人都笑着答应下来,辛苦这么多天,谁不想知道自己究竟选出些什么人呢。
王凝之又道:“将录取学子的答卷做成册子,标上姓名籍贯,按考题的不同分为两卷,下发给朝中官员,多印一些,落榜考生和城中百姓想看的,也免费发放。”
王献之拱手称是,这个安排他早就知道,阿兄的意思,迟早是要废除中正推选这一套的,所以先在这打个伏笔。
范宁和车胤等人隐约猜到王凝之的想法,但对于他们而言,给书院学子更多的机会,他们求之不得,所以根本不会反驳。
至于在场的其他人,只会认为这是一种荣誉,看不出王凝之背后的深意。
出了考试院,父子俩一起坐上马车。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