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772章 汴京囚笼 一句词送命的亡国主(第2页)

第772章 汴京囚笼 一句词送命的亡国主(第2页)

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嘲讽,有怜悯,还有毫不掩饰的敌意。李煜攥紧袖口,指尖掐进掌心:“罪臣亡国之君,不敢在陛下面前献丑。”

“哎,朕让你写,你便写。”赵匡胤端起酒杯,示意宫女给他倒酒,“就写你在汴京的日子,写得好,朕有赏。”

李煜接过酒杯,酒液在杯中晃荡,映出他苍白的脸。他想起宅院里的梅花,想起周嘉敏的眼泪,张口吟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话音刚落,席间一片寂静。赵匡胤的笑容淡了些,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锁清秋’?李煜,朕待你不薄,怎算把你‘锁’起来了?”

李煜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磕头:“罪臣失言,陛下恕罪!”

“罢了。”赵匡胤挥挥手,“继续。”

李煜定了定神,续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离愁?”一个尖利的声音响起,是宰相赵普,“你离的是南唐的愁?还是怨朕夺了你的江山?”

李煜脸色煞白,刚要辩解,赵匡胤忽然笑了:“好词!确实有几分才情。赏他一杯酒。”

宫女端来一杯酒,李煜双手接过,一饮而尽。酒是烈酒,烧得喉咙发疼,他却品出几分苦涩——这酒,比金陵的御酒差远了。

宴罢出宫时,已是深夜。张洎跟在他身后,语气阴恻恻的:“李后主,今日的词,陛下很‘喜欢’。往后可得多写些,让陛下高兴。”

李煜没接话,快步走出皇宫。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他知道,赵匡胤这是在试探他,那句“锁清秋”,已经在这位大宋天子心里埋下了刺。

回到囚宅,周嘉敏还在等他。见他脸色不好,连忙递上热茶:“陛下,宫里出事了?”

李煜接过茶,没喝,放在桌上。

茶水慢慢凉下去,像他越来越冷的希望。

第四章七夕惊变:琴弦上的绝唱

太平兴国元年,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却唯独没给李煜任何赏赐,反而把监视的守卫加了一倍,连周嘉敏去买针线,都要有人跟着。

这年七夕,是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周嘉敏偷偷买了点面粉,做了个小蛋糕,上面插着两根蜡烛。院子里的梧桐叶落了一地,她捡了几片干净的,铺在石桌上,算是给李煜庆生。

“陛下,许个愿吧。”周嘉敏点燃蜡烛,火光映着她的脸,比往日多了几分笑意。

李煜闭上眼睛,刚要许愿,就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张洎带着几个太监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陛下,陛下念及今日是后主生辰,特赐美酒一杯。”

周嘉敏脸色一变,挡在李煜面前:“这酒……我们不能喝!”她想起赵匡胤驾崩时的蹊跷,总觉得这新帝比老帝更狠。

李煜拉开她,看着锦盒里的金杯。酒液澄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和那日宫廷宴会上的酒一模一样。他端起金杯,看着周嘉敏,眼神温柔:“别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他仰头正要喝,张洎忽然开口:“后主,陛下还说,若能再作一首新词,便饶你今日‘失言’之罪。”

李煜放下酒杯,拿起桌上的纸笔。烛光摇曳,他的笔尖在纸上游走,很快写下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张洎凑过去看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拿起词,对身后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后主好词!快随我进宫复命!”

等人走后,周嘉敏扑过来,抢过李煜手里的金杯:“这酒不能喝!他们是故意的!”

李煜按住她的手,把金杯重新端起来:“我知道。”他看着杯中晃动的酒液,忽然笑了,“娥皇,你还记得吗?当年在金陵,我们也是这样过七夕,你弹琵琶,我填词,你说我的词比李白还好。”

周嘉敏哭得浑身发抖:“陛下,我记得!我们回去好不好?我不要在这里了!”

李煜没回答,他端着金杯,走到窗边。月光洒在他身上,像一层银霜。他想起金陵的春天,想起周娥皇的琵琶,想起那些“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的日子,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酒刚下肚,李煜就觉得腹痛如绞。他捂住肚子,身体缓缓倒下去,撞在石桌上,蜡烛被打翻,火苗迅速蔓延到梧桐叶上。

“陛下!”周嘉敏扑过去,抱住他,“陛下你怎么样?”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