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冬日,虽寒风凛冽,但未央宫前却是一片庄严肃穆的热烈景象。
赤色的宫墙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更显帝都的恢弘气势。
时隔数月,天子刘协终于结束了跨海远征,重返这座权力的中心。
回宫后的最初几日,刘协并未立刻处理朝政,而是沉浸于后宫的天伦之乐中。
与皇后、诸位妃嫔叙说远征见闻,逗弄已然长大不少、咿呀学语的皇子公主,享受着难得的温馨与宁静,洗去了征尘与杀伐之气。
直到身心彻底放松,他才传旨,翌日恢复常朝。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文武百官已身着朝服,手持玉笏,肃立于未央宫前殿之外。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往日的兴奋与期待。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大朝,不仅是陛下归来后的首次正式议政,更将是对此次空前大胜的论功行赏,以及对帝国未来走向的定调。
“百官入朝——”随着内侍悠长的唱喏声,沉重华丽的宫门缓缓开启。
百官按品秩鱼贯而入,分列两班。
殿内灯火通明,熏香袅袅,气氛庄重而热烈。
片刻后,刘协身着十二章纹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内侍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丹墀,端坐于龙椅之上。
他目光扫过殿下济济一堂的文武众臣,经过休整,脸上已不见疲惫,唯有掌控天下的帝王威仪与开拓万里疆土的赫赫功绩所带来的自信与从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彻大殿。
“众卿平身。”刘协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回荡在殿中。
简单的朝仪过后,刘协并未急于封赏,而是首先议政。
他深知,赏功固然重要,但明确未来的方向更为关键。
“朕离朝数月,赖诸位爱卿同心协力,国内安稳,朕心甚慰。”刘协开场道,“然,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如今我大汉疆域,东至大洋,西抵西亚,南括南洋诸岛,北接冰原,幅员之辽阔,亘古未有。如何治理?如何长治久安?如何更上一层楼?今日,朕欲与诸卿共商国是。”
他首先看向文官班列:“国内发展,乃立国之基。孔明,文和,居正,尔等可有建言?”
诸葛亮率先出列,羽扇轻置于胸前,从容奏对:“陛下,臣以为,首要在于‘育人’与‘革新’。以往举荐、察举,虽能得才,然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如今帝国之需。当于各州郡广设‘官立学堂’,分蒙学、经学、算学、格物(物理化学)、律法、医道等科,系统培养专才。此非仅为科举取士,更为帝国源源不断输送能吏、巧匠、良医、明法之士,此乃万世之基!”
刘协点头:“准!教育乃百年大计,此事由礼部牵头,丞相府督办,尽快拟定章程,推行天下。”
张居正接着出列:“陛下,孔明所言极是。然育人之余,亦需‘利器’。工部与研究司当继续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艺。臣闻研究司已在设计陛下所提之‘蒸汽’机械,若能成功,或可带来人力、水力、风力之外的全新动力,于交通、工坊、农业皆有翻天覆地之变!甚至陛下曾提及之‘电力’,若能窥得门径,更是功在千秋!”
贾诩补充道:“农业乃根本,需继续推广良种、改进农具、兴修水利。同时,鼓励工商,尤其海上贸易。如今航道已通,当组建更大规模之官民商队,制定贸易律法,设立市舶司,将华夏物产销往四方,亦将海外珍奇、资源输入国内,富国裕民。”
刘协听得连连颔首,这些都是夯实国力的根本之策。
“诸卿所言,深谋远虑。国内发展,便以此三策为核心:一、广设学堂,系统育人;二、锐意革新,钻研蒸汽、电力等新学;三、农商并重,开拓海贸。具体细则,由内阁会同六部,详细拟定,逐步推行。”
谈完内政,刘协目光转向武将班列,语气也变得昂扬起来:“国内固本培元,国外则当锐意进取!如今寰宇之大,已尽在眼前!李靖、岳飞!”
“臣在!”李靖、岳飞两位帅才应声出列。
“朕欲设左右兵马大元帅,总领帝国陆师征伐事宜!李靖为左兵马大元帅,岳飞为右兵马大元帅!未来攻略,重心在于三处:其一,欧洲,文明昌盛,实力不俗,需谨慎图之;其二,非洲,资源丰饶,部落林立,可逐步蚕食;其三,美洲,沃野万里,物产独特,当遣精兵探索占领!此三地,将为帝国下一步之目标!”
李靖、岳飞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激昂与责任,齐声应道:“臣等领旨!必为陛下,为帝国,开疆拓土,扫平八荒!”
“徐达、曹操、苏烈、孙权!”
“臣在!”
“命你四人为东南西北四方都督,镇守帝国四方边陲要地,整军经武,保境安民,并为大军远征提供策应!”
“臣等遵旨!”
“孟珙、戚继光!”
“末将在!”
“命你二人为南北水军都督,孟珙总督南洋、印度洋水师,戚继光总督北洋、太平洋水师。大力发展舰船,训练水师,帝国未来之霸权,必建于海洋之上!”
“末将领命!”
接着,刘协又任命了四征将军,分别是赵云、李光弼、薛礼、司马懿、四镇将军伯颜、陈庆之、李克用、周瑜,皆为独当一面、功勋卓着之名将,各自授予重任。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