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八家片商,完全可以和上面做工作,修改法律条款,使得西片与日片的拷贝的数量限制得以放松。
所以根本不可能耗死人家。
反倒是香江电影市场对西片一直就没有限制。
在今年1993年之前的十年里,每一年的票房冠军都是港片。
可惜呀,今年我的《侏罗纪公园》马上下半年就要在香江上映了。”
此前香江每年的票房排行榜上,都是港片占优,好莱坞的那些大制作电影,也只有《Et外星人》、《第一滴血》、《夺宝奇兵》这样的作品,才能勉强挤进年度票房榜前十,而且每年只不过才一两部,甚至于有的年份,年度票房榜前十全是港片,所以在香江电影人看来,海峡对岸的电影市场放开了西片限制又能怎么样,不还是打不过我们港片吗。
可惜,时代变了,好莱坞这头猛兽在1993年露出了它锋利的獠牙,一部《侏罗纪公园》横扫全球影坛,不但在海峡对岸,东南亚以及日韩市场碾压港片,而且在香江本土,也直接拿到了6200多万港币的票房稳压。那年的华语片票王冠军《唐伯虎点秋香》,位列票房排行榜第二,才4,000万出头。
《侏罗纪公园》在今年取得的6000多万港币票房的这个成绩,是直到23年后的2016年,才被《寒战2》超越。
之后的几年里,虽然港片又夺回了几次年冠,但整体上却远不如以前那样有压倒性的优势,好莱坞大片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年度十大卖座佳片之列。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更是又一次刷新了香江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票房超过了1亿1,500万港币。港片自此再无还手之力,香江电影的黄金年代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除了好莱坞电影的竞争之外,香江电影在90年代末衰落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了,几乎使香江电影的东南亚市场丧失殆尽。
在这场危机中,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受损最为严重,这些国家均为香江电影的传统市场,虽然单一地区不如海峡对岸,但加在一起,也占据了港片40%左右的外部收入,而且嘉禾等大型公司,也在这些地区拥有庞大的院线,金融危机过后,这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一片萧条,片商们不但不再买片花了,而且连现成拍好的港片也无人问津。
所以港片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季宇宁自己也觉得无能为力。
这一世,1988年新宝院线成立以后,就成为海峡对岸的电影资金进入香江的桥头堡。
港片也如前世那样,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迅速的开始大繁荣起来。
海外的大量电影资金流入香江,其中受益最大的,其实还是季宇宁。因为他的麒麟电影公司是香江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他手握香江最大的院线麒麟院线,有着遍及全球的港片发行渠道,旗下的麒麟经纪公司,也是香江最大的电影经纪公司。
和前世不一样的是,这段时间香江的电影市场并没有受到社团方面的更多的干扰。
这一方面,是香江的电影审查制度在季宇宁的建议和影响下,在采取电影分级制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原先对于电影制作公司的审查,尤其是社团进入电影行业领域的严格的审查。
再有,就是季宇宁这位真正的世界级电影大亨本身在香江的影响力。
很多海峡对岸的资金来源是社团的资金,但到了香江电影市场之后,却是非常的规矩。
反而是香江的很多电影公司和电影人非常的不规矩。可以说是见钱眼开,利令智昏。
原先季宇宁对香江电影的评价,就是百无禁忌,实际上这个百无禁忌,就是为了钱无所不为,为了钱为所欲为。
对于香江电影人这种钻到钱眼里的骨子里的作风,季宇宁也没辙儿。
现在海峡对岸的八大片商,针对香江港片这边的粗制滥造以及片酬高启要撤资。季宇宁觉得,这也许并不全是坏事。
因为此时的很多港片,在他眼中,就是垃圾。很多香港电影人,在他眼中,也同样是垃圾。
即便海峡对岸的片商资金,像前世一样撤出,香江电影仍然有他这个最大的电影生产商来兜底。
到时候,那些港星的天价片酬也就降下来了。
即便好莱坞大片,不可避免地侵入香江电影市场。受益最大的,仍然也是他这个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大亨。
6月30日,周三。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