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风尘仆仆地赶回长安,顾不上身上的血污,径直跪在李承乾面前,呈上润州审讯的详细报告。
“殿下,三十六名骨干的口供,卑职已经仔细核对过,全部指向‘摄政女皇’只是个幌子。”裴行俭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真正发号施令的,是所谓的‘昆吾遗训’和那个妖言惑众的‘星命指引’!”
李承乾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
密密麻麻的供词,如同蛛网般交织,最终都指向了那个隐藏在幕后,却又无处不在的“她”。
“还有这个……”裴行俭又递上一份用特殊方式加密过的密档,“卑职在明因法师的密室里找到的,上面写着‘凤隐于文,龙困于礼’,恐怕……恐怕那个武媚娘,是要故技重施,想用诗书文章来迷惑圣听,重夺话语权!”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密档上,如同寒冰般冷冽。
他拿起案头那本《洛神赋》的摹本,指尖轻轻划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这几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她不是想吹进宫门……”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她是想让风本身,变成一种……旨意。”
好家伙,这是想玩一出“风的意志”啊!
李承乾心里暗骂一句,这武媚娘的野心,还真是突破天际了!
看来,不给她来点狠的,她是真把自己当成“钮祜禄·媚娘”了!
长安街头,不知何时开始流传起一首新谣。
“尼庵笔落惊风雨,不写忏悔写典章。”
这句诗,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传开,甚至连三岁孩童都能哼唱两句。
更离谱的是,一些书坊竟然开始悄悄刊印一本署名为“武氏惠妃”的《女诫疏议》。
据说,这本书用典雅的文辞,重新诠释了妇德,还暗暗引用《周易》中的“坤至柔而动也刚”,想要以此来博得朝中一些儒臣的认可。
“啧啧啧,这武媚娘,还真是会玩啊!”李承乾听着徐惠汇报的情况,忍不住感叹一句。
这女人,简直就是个bUG,随时随地都能给他整出点新花样来。
“殿下,我们该怎么办?”徐惠有些担忧地问道。
“怎么办?当然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光芒,“她想玩文化入侵,那咱们就来一场文化反击!”
当天晚上,李承乾便命徐惠召集东宫所有的学士,连夜编纂一本名为《火政纪要》的书籍。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炭政、冶炼、监察三大制度变革,还附上了百姓用炭前后,咳喘疾病减半的医案统计。
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政论书籍,而是一本充满了“干货”的科普读物。
李承乾要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他李承乾搞的“火政”,是真正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好政策!
为了增加这本书的权威性,李承乾还特意请动了孙思邈,联名为此书作序。
孙思邈是谁?
那可是大唐的“药王”!
有他老人家背书,谁敢说这“火政”不好?
不仅如此,李承乾还找到了程知节,请他为这本书题写书名。
程知节是谁?
那可是军方大佬,骠骑大将军!
让他来题写书名,就是要告诉那些心怀叵测的人,这“火政”背后,可是有军队支持的!
“此非一人之策,乃万民之需!”程知节挥毫泼墨,写下了这几个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李承乾的支持和对“火政”的肯定。
一切准备就绪,李承乾下令工部刻版印刷一千套《火政纪要》,然后随着民生司的炭车,一同送往大唐各道州县。
只要是领取新炭的老百姓,都可以免费得到一本《火政纪要》。
不仅如此,李承乾还安排了一些巧匠,制作了一种名为“说书匣”的玩意儿。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