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到罗马使臣颇为自得地道:“罗马在阿拉伯内安插了不少探子,可以打探到不少消息。如若需要,罗马探子能混入军队中,探听阿拉伯作战计划。”
庆修只轻飘飘瞄了罗马使臣一眼,压根没有将对方的话放在心上。
以罗马和阿拉伯的关系,两国互派探子,渗透对方,再正常不过了。而且这种渗透程度,他真没放在眼里。
他轻描淡写地道:“巧了,大唐也有探子在阿拉伯,必要时,探子可以带部分阿拉伯军队叛逃向大唐。”
什么玩意?
罗马使臣自得的笑容僵住,带阿拉伯军队叛逃?这探子至少要做到领兵一方的将领,且颇有名望,或是受阿拉伯君主宠信才能做到吧?
况且,阿拉伯能领兵一方的将领,无一不是贵族。
庆修是说,大唐在阿拉伯有位有名望,受阿拉伯君主宠信的贵族作为内应???
同是探子,怎么境遇差别这么大!?
罗马使臣盯着庆修不以为然的脸,一股寒气从脚底板蹿上天灵盖,冷得他打了个哆嗦。
此探子无论是大唐派去,亦或者是策反了阿拉伯的贵族,无不意味着大唐早早盯上了阿拉伯,并且为以后谋取阿拉伯做了许多准备。
没有罗马,大唐早晚也会对阿拉伯出手!
庆修的野心,远比他想象中更大!
罗马使臣扯了扯嘴角,“如此甚好,甚好……”紧跟着,他话锋一转,多提了一个要求。
“既为盟友,盟约上合该添上互不攻伐!待阿拉伯被铲除,日后大唐与罗马为邻,多添条协约,彼时也能更加放心。”
就差没将防备大唐直白说出来了!
庆修无所谓地点点头,这种盟约只是在前期约束双方罢了。
等大唐有能力一鼓作气拿下罗马,谁还会在意一纸轻飘飘的盟约?
别说历史上那么多胡人,一见中原王朝稍微势微,就撕毁曾经协约,举兵南下。光是罗马自己,怕是也不止一次撕毁协约。
罗马使臣心底寒意愈发重了,将对大唐的警惕拉到最满。
不行,回去之后,他务必要禀告君主,罗马必须要尽早防备!
罗马使臣也没心情再与大唐纠缠,急忙敲定了剩下的盟约内容,然后匆匆赶回驿馆。
庆修拿着新鲜出炉的盟约,去找李二复命了。
李二看见这份盟约,圣心大悦,当即赏赐了庆修不少东西!庆修不卑不亢地谢过。
只是两人未曾料到,与罗马结盟对付阿拉伯一事,竟然惹来了朝上大片反对之声。
大半文臣不同意,尤其是御史台。
在朝会上大肆指责此举乃是穷兵黩武,有胆大的,直接将帽子扣在了庆修头上。
他不敢直言,话里话外却暗示庆修背地里进谗言,唆使陛下答应罗马,与阿拉伯开战。
魏征更是直言,“只有穷兵黩武的暴君昏君,才会频频向外征战!”
满朝一寂。
这魏征真是敢说,庆修心道。
眼见李二气得七窍生烟,又不得不忍耐,免得坐实了暴君昏君的名号。庆修想着此事是他劝李二同意的,站出来驳斥道: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