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这会子要停下来,这些伙计恐怕是顶不住,不如咱们就缓和些来,限定每个五斤,卖够一百人就关门,这样也算有个缓冲。”
老板觉得有道理,马上吩咐了伙计,找来几张白纸,改成了条子发先去,就按现在的队伍,每人都发了,再来新人就恕不接待了。
拿到条子的客人,每人也要限购杂粮五斤。买精白米或者是大黄豆的也限定十斤。
这已经是非常缓和的做法了,可却依旧引起了人群的愤怒,这个时代小家小口的少,普通的一家子祖孙几代子孙满堂,怎么也要十个往上了数,五斤做稀粥也只够三两天吃的。
有那性格彪悍爱惹事的客人就开始推搡起伙计来,后边一群人也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所以纷纷起哄。
暴躁客人和伙计推搡了几次,冲突进一步升级,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
“要打仗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命那,还不给咱们吃顿饱饭呀,抢了他的。”
于是后面不明情况的群众都跟着推搡拥挤起来,场面也已经开始失控。幸好穿着军装扛着大枪的保安军配合巡捕巡逻。重点照顾的就是粮店。
看见这样的情势,迈起打着白布绑腿儿的腿儿,明晃晃的快步跑过来,立刻吹响勺子,又朝天放枪,吓唬了几个胆大的群众,暂时维护了粮店门口的秩序。这样的处理按说是很果断的。
可是战乱时刻,每个人都好像绷紧了一根极细的弦儿。周边已经关起门来瑟瑟发抖的群众,立刻一阵更多的慌乱。有藏进床底下的,有藏进水缸里的。
明湖春酒店正好离得那家粮店不远,也听见了很响的枪声。名流士绅们已经安顿下来,正围着高校长继续推理沟通。
听见外面枪响,十个里倒是有五个小腿儿打颤的,这样惊慌之下也是坐不住,有的走去窗边眺望,有的干脆就在房间里烦躁走动。
唯有高校长还算镇定,继续刚才的话题:
“如今事情已经调查明白,是因为争夺一条堕龙,柳条湖的村民和清皇族的管事起了冲突,死了几个人,日本兵是为了给清皇族撑腰的。”
傍边的士绅有些气急:
“这话怎么说的?撑腰就找村民,他们怎么敢去攻打北大营去?”
“这个就叫做远见之名,未雨绸缪了,大约是计算到北大营的官兵是会替村民撑腰的。所以先下手为强。”
高校长摇头:
“先不要说这个,那条巨龙,难道你们都没有兴趣吗?听说距离这里也不算远,二十里地而已,高某计划前往观看一番,这辈子能有幸遇见真龙,死而无憾啊!”
众人惊恐万分,纷纷劝阻。高校长站起来,做出一点出发的样子来。旋即又被人拉住,只好坐下来,继续谈天说地。
普通人都是觉得老实呆在家里安全。有一个群体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可以冒着生死的危险工作的,这个人群就是报社电台记者群体,就算是战火燃起的最前沿他们也敢冲过去,是当之无愧的卫冕之王。
……
下章明天再看吧(未完待续。)
517战争的阴云之下(四)
(本章修改中,有个小天使在留言里说,她看书从来都是看一章断一章的,修改的地方从来没有更新过。真叫人惊掉下巴又万分感动,在断章的情况下还辣么爱我。不管怎么说,在这里还是要重复一下看到更新的办法,首先一定要选择阳光明媚的白天,要选择正版的起点女生网,然后那。电脑用户可以直接刷新看。手机用户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先把本书从书架上删除,再重新搜索穿越之民国明珠添加,就可以看到最新章节了,不需要重新订阅。第二个办法就是直接翻到标题目录页,长按章节标题,会显示重新下载,重新下载一次就可以了。以上所有办法,都不需要再额外支付购买。飞吻一万次,给我绝对的真爱。)
即墨伦珊在此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淡淡的喜”赠送的月票!
鞠躬感谢萌萌哒的小天使“海贼王鸣人”赠送的月票!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