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小说网

73小说网>刺刀1937 > 第120部分(第2页)

第120部分(第2页)

百战百胜,攻如闪电利箭,守如铜墙铁壁,从来没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把他当成了民族英雄。但这个人,却从抗战的第一天开始就抱定了殉国的决心。

但他终究是自己的女婿,他死了,那么自己的女儿又该怎么办呢……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五十八章 戴笠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慢慢吟诵着自己当年坐牢时的这首诗,一边请郑永坐了下来:

“欣闻郑将军准备死守南京,心中甚慰,忽然想到了少年时写的这首诗来,若是我汪兆铭能再年轻几岁,必然拿起武器,追随郑将军以血报国……”

郑永敷衍了几句,忽然想到了一个古怪的问题。

历史正在发生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改变,假设,南京能够守住的话,那么这个汪兆铭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改变吗?

“汪部长对郑将军是全力支持的。”这时坐在一旁的林汉杰推了推眼镜:

“在郑将军指挥师撤退的时候,汪部长曾经再三向委员长建议,尽快派出援兵,接应师回到南京……”

自从知道了林汉杰是汪精卫的人后,郑永对他的好感已经彻底丧失,听了他的话,只是淡淡的笑了一下做为回应。

南京保卫战即将开始,这些人还是最好不要得罪的好。

据自己所知道林汉杰会留在南京主持一些工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求到他了……

“我和诸位意见不同,我主张撤!尽快撤!越早撤离南京越好!”

说这话的,是坚定的主和派代表张群,就听他稍稍缓和了口气说道:“请问,我们是否要无尽无休把国人送到日军的绞肉机上去绞?还是希望和平?”

看了一眼郑永,汪精卫和林汉杰两人同时说道:

“当然希望早日和平。

“这就对了!”张群摆出一副博学多识的架势说:“按国际公约,撤退的城市不能算占领地城市。陶德曼大使斡旋一成功。日本人应无条件地把南京和平地归我们,奇Qisuu。сom书这比打败了被占领之后,再交涉归还,两相比较之下要好得多……”

郑永很想站起身就走,和这些所谓的“主和派”,标准的投降派多谈一分钟都是自己的耻辱。

他勉强压下了自己的怒气,端坐在那,一句话也没有说。

似乎看出了点什么,汪精卫笑了一下。说道:

“千钧一发。当断则断,我主张守。”

这话就连郑永也怔在了那里。

这个时候的汪精卫亲日态度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爆发。

汪精卫起先不敢公开宣传投降论调。他在月日的《最后关头》演讲中装出腔调,谈得的确豪壮。其实,他的内心是很畏怯地,在私下里却暗示抗战必败。他说抗战是“跳火坑”,潜台词是“救国已无希望,只好跳火坑”而已。

到了月日,汪精卫就抑制不住言和地情绪。对亲自说“张悌言吴亡之际。乃无一人死节,不亦辱乎?

明知不能救吴亡,而惟一死自尽其心,然想自己死了之后,未死的人都要为奴为隶。这又何能瞑目到底,却也不是办法。

其弦外之音是:“死不值得”。

又曾经公开:“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

十月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关系,正中汪精卫的下怀,两人“款款而谈”,他认定“和平有望”,对抗日毫无热情。

在这种心态下,不知他说出了守的话来又有何意思。

就听汪精卫缓缓说道:

“在训诂学上,以乱训治,这个解法是大家公认的。我也有一本训诂学。止戈为武。以武训柔,单戈不战。以战训和,不战不和,有战则和,则中国的事情可以定了。”

他瞥了一眼郑永,忽然话锋一转说道:

“我们都已经知道德国大使陶德曼在活动斡旋,德日两家如此亲密,想必他的活动反映了日本人的意愿。我们只在南京城头竖旗摆鼓,表示坚决抗战,日本地主和派便可得到力量和籍口,争取停战言和,两下一拍即合的局面就不难实现了。”

https://www.cwzww.com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